第252章 诸子百家(1 / 2)

赵京察觉到各方下界的气息,丝毫不慌,自己创立的学说在人间广为流传,甚至“无为而治”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。

武斗的场面渐渐平息下来,各方诸侯和统治者,都觉得治理好自己所统帅的地方,才是真正英明的统治者。

随着这些人身体力行的实践赵京的学说,人间竟然又渐渐地归于平淡了。

而赵京身上也有源源不绝的气运的机缘涌入,几乎全人间都成了道家学说的一言堂!

一晃便是十几年过去,所有人都默默接受了道家学说就是最好的存在的时候,突然有不少全新的学说出现在众人眼前!

这是所有人从来都没听说过的东西,可听起来居然很有道理!

“君子不重则不威,学则不固。主忠信,无有不如己者,过则勿惮改。”

一句话将宁城的人纷纷吸引而来,众人只见在一处高台上,一人端坐其上侃侃而谈。

“君子品行端正,为人持重,便如我先前所言,若做人不自重,便没有了威信,无论是学问还是做人,都不稳固。”

“为人要秉承忠义诚信,不和忠信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,若自己有错,便不能害怕改正。”

“天下之人,莫不是生而为善,只是因世道搓磨,便生各种心思,亦成为人人不同之相。”

“如今诸国皆陷入一片混战之中,难道不应该停止战争,人善友爱,以天下大同为己任,行君子之事,养君子之风吗?”

高台上的人滔滔不绝,说的话令人深思,众人在赵京的道家学说之中已久,行为处事是带着些避世不争的性子的。

甚至有些觉得只要管好己身,其余的便是别人的事情。

可今日此人竟然说要所有人一同合作,创造天下大同的时代,简直闻所未闻!

不过若是细细想来,倒也有些道理,谁都不想被卷入战争的漩涡,甚至当初群雄并起,天下间到处都是征战杀伐,不仅劳民伤财,还民不聊生!

这一桩桩一件件,不都是因为战争才有的结果吗?

现在有赵京的道家学说,又有这位不知名人士的学说出现,都意味着和平才是最重要的啊!

“这位到底是什么人啊?怎么突然出现就能有这么高的思想境界?我看就算是比赵京豆能比得了啊!”

“此言差矣,虽然这位的学说也有些意思,但赵京才是将我们从战争中拉出来的人啊!况且自从这些诸侯国君听了赵京的“无为而治”之后,立刻就变得不一样了!”

“对啊!若非赵京早来了几十年,我们现在还在战争中脱不开身呢!”

“要说当世学说第一人,肯定还是赵京啊!道家学说才是最强的啊!”

“……”

一时间,众人议论纷纷,要么是有的人觉得现在宣讲的人,有一番实力,要么就是觉得赵京地位无可撼动。

但所有人都承认的是,眼前这个人的全新思想,确实是给现在的凡间带来了完全不同的观念。

“敢问您所说的君子之为,到底是什么?我们现在已经平息战乱,若无必要,不会轻易动用兵戈。”

“况且现在天下间信奉的乃是赵京的道家学说,他的学说可要领先了十几年啊。”

人群中突然有人发问,他们也不知道坐在高台上宣讲的人,说的到底是真是假,他的话虽然有些道理,但也不能轻易舍弃赵京的言论吧?

“非也非也,道家学说不过是独善其身,无功无过,与自己相处,而我今天所说,乃事人与人之间的相处,是天下间诸侯国之间的局面。”

“正所谓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,既然所有人都生活在同一片人间,怎么可能没有交集?有了交集,自然就要有人和人之间相处的办法。”

“国和国之间也是这样,自己都不想做的事,自然也不能强加给别人。”

此人一番话,让前来听讲的人陷入沉思,纷纷觉得他说的有道理。

但并不完全相信,毕竟在赵京道家学说的影响下,此人的说法虽然不错,可若是他们都修行自我,一样不会给别人带来麻烦。

是以现在的众人心中更多的还是半信半疑。

“敢为这位大师,尊姓大名?”

“鲁国孔丘罢了,不值一提。”

孔丘说罢,便从高台下来,继续前往下一处诸侯国,传播儒家思想。

他转世而来,只能用这样的方法,不比赵京,只要一卷文道卷就能将自己的学说遍布人间。

与此同时,之前转世的天庭和截教众人也纷纷入世,宣扬自己的学说。

“生逢乱世,人与人应当互相帮助,互敬互爱,止兵戈而爱众人。”

“若是有人能将城门口的滚木搬到城中,我手中的是两黄金便是他的!”

“国力衰微未必不能取胜,以弱胜强,以少胜多,方为用兵之道啊!”

最新小说: 仙工开物 这个锦衣卫明明超强却过分划水 从祭献妖邪开始成为万法帝君 一气朝阳 大苍守夜人 开局获得神照功 细说红尘 从赘婿开始建立长生家族 莲花楼之你若骄阳 聊斋之茅山术